【直击课程】除了挖童年和原生家庭,精神分析还能做什么?

2019-09-20 22:04:48963

作者简介:1879计划三期班应建芬。

这是应授课专家林家兴教授的要求,同学们写的精分课程的课后作业——总结学习之后的收获和心得。本篇为应建芬同学的作业,征求本人同意后做发布,以飨同行。

正如林老师在这门课的一开篇就指出“精神分析是被误解最严重的学派”一样,我一直是对精神分析敬而远之。

2013年,我接触心理学,那时候觉得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于是买了《梦的解析》,书上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一点也没读懂!

2015年,被拉着去参加了一个精神动力学的学习团体,老师推荐《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一套书,我努力听课,26次课,勉强听懂的不到一半,也许正是因为听不懂,这套书也一直搁在书架上偶尔会怀着敬畏之心拿来一翻,总归不得其法。

2016年,机缘凑巧我参加了1879计划,在之后陆续的学习中,听到很多关于对精神分析及其本我、超我等概念,以及潜意识等为非科学理论的批判,于是,我与精神分析没有走近,反而走远。

但是,在学习各流派理论的过程中,对精神分析的好奇却是越来越强烈,因为哪一个流派里都会有精神分析的影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这种感觉就有点像在中国大陆谈国学概念中的儒家、道家一样,谈心理学,精神分析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槛,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

精神分析的历史发展,从起源到分化,从继承到扬弃,从固守到发展,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渊源流长,多姿多彩。

而这一次课程的梳理,来得恰是时候。

 
 

▋ 搭起了一个架构  ▋

说实在,之前对于精神分析,只知弗洛伊德、安娜、艾里克森、荣格、阿德勒,有个古典精分和精神动力学,其余的不懂也不关心。而且,在现实中,一听此人是精分流派的,心中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似乎对方是老派、是僵硬而过于冷静的那种咨询关系,而不是我向往的温暖、共情这种人本主义的风格来得更贴我心。

换句话说,我原心目中的精神分析是一元化的。虽然也听说自我发展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但也仅知个名头而已。

但这次课中关于精神分析流派的那两张图,一下子让我搭起了一个架构,上述的那些分支一下子归位了。

 
 

第一张简图中,精神分析分为经典精神分析和当代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对应驱力心理学;而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都是当代精神分析,相较经典精神分析,有了更多更宽广的发展。

第二张简图,根据模式不同分为冲突模式(驱力/结构模式)和缺陷模式(关系/结构模式),驱力心理学和自我心理学的冲突模式特征,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的缺陷模式就一目了然。在这个脉络下,再依次来学习各章知识,感觉蛮有架构感。

以缺陷模式(关系/结构模式)来解释心理病因和进行治疗,改变了我对精分的固有成见。

一直以来,性驱力、潜意识,本我、超我等流于坊间的精分概念主宰了我对精分的认识,同时也阻碍了我进一步探究当代精分的热情。但这一次,克莱恩、费尔贝恩及温尼可为首的客体关系理论提出的一些概念,对我的冲击很大。

比如嫉羡,“嫉羡不是对坏乳房的攻击,而是对好乳房的攻击,嫉羡取消了分裂跨越了分开好与坏的区隔,并且污染了爱与庇护最纯净的来源,嫉羡毁灭希望”,我似乎对平时生活中一些“恩将仇报”现象有了理解,有了心理学方向的解释。

再如,投射性认同,我又一次聚焦于自己对于职业的选择,我其实也是一个对别人受苦和匮乏非常敏感的人,那么我所追求的公平公义,其实也是在努力维持着自己与自己曾经受过的感受过的痛苦在作联结,这样的解释让我也似乎也更了解自己。

而温尼可关于“过渡性客体”的概念,给我即将开展的咨询师生涯又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思路。“够好的母亲”是温尼可带给我的最大的理论收获,不要完美,够好就好,这个观念对于现在中国大陆教育体制下的广大家长而言,真是值得好好学习和理解接纳的观念。

课程上到寇哈特阶段,我知道自己有点“沉沦”到自体心理学了。

“自体心理学对人性和个人展现的正向的、开放的,和同理的态度,使得自体心理学受到精神分析社群的重视,成为当代精神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所依赖的理论之一……寇哈特可能因发展自体心理学而拯救了精神分析……”

好吧,如果说寇哈特拯救了精神分析,那么,是寇哈特将我捞进了精神分析的池子里。

寇哈特强调我们是如何运用人际关系来发展出自己的自体感,强调非指责性的接纳、同理心的了解与真诚一致,且认为这是分析性疗愈的最重要因素,并以治疗师对当事人的真诚与同理心的了解为基础,来选择最适合的介入处理方式。

这一点上,我觉得寇哈特与卡尔·罗杰斯完全一致。他的自恋概念和自客体概念对于当下中国特别有意义。我有时觉得整个中国社会现在有点类似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充满了能量,却也充斥了躁动,很多人内心空虚、脆弱甚至濒临崩解,套用自体心理学的理论的话来说,正需要重建自体、完善人格!

 

 

▋ 遗憾和缺失 ▋

这本课最大的遗憾在于时间太短了!

百年精分,心理学鼻祖,其庞杂的分支,其起起落落的发展与争斗,还有许多艰涩的概念,要在五六天时间内讲完,犹如想要在一周时间内说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一样,只能是挂一漏万。

林老师已经把架构给我们理得很清晰了,但是在每个阶段或每个小流派,以及该流派内部的代表人物,只能是择取其摘要尽可能地解释和引领,这种功夫,是非精分大家不能达到之境界。

在课后,我立马买了《超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历史》以及《当代精神分析导论》,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目录,我明白,我们这几天的上课内容真的是精华中的精华,更多更深更全面的内容,需要我们课后去读书,去体验。

对于精神分析取向本身,通过这几天上课,我感受到几个方向的缺失和不解。

其一是对于婴儿和幼儿时期经验的过分强调,这个问题可能也是精神分析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诟病的主要原因。

不论是经典精神分析还是当代精神分析,其根本的观点就是童年经验影响一生,只不过是在从哪个角度分析、用什么概念诠释上,稍有区别而已。但我认为,也是我个人的经验,童年决定论是有偏颇的,决定人一生的不仅仅是童年,你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除了童年还有青春期以及后来家庭、工作、生活际遇的影响,这一点上,我特别认同罗杰斯流动的观点。

其二,我觉得精神分析有点过份强调母亲的作用,而忽视父亲的作用,这一点在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中体现为特别强调母婴关系。

虽然也有伊底帕斯情结理论,但我总觉得仅强调母婴并不能解释所有,我总觉得父亲的作用不应该是现在的份量,父亲的缺失或者功能不完全,对一个人的影响其实不亚于母亲。但这也仅是我自己的感觉,我提不出证据来。

其三,也许是时间关系,我一直觉得精神分析领域,有一位提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艾瑞克森一定会提及的,但这次课上没有提及,让我觉得有点奇怪。

另外,也许在台湾,这几年中,催眠的地位下降,这次课上也没有过多提及催眠。在我的印象中,催眠是和精神分析挂在一起的,尤其是这几年被大陆心理咨询界吹捧的艾瑞克森式催眠。我没有学过催眠,可能有些情况不是太清楚。

但我总觉得这两位艾瑞克森与精神分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在精神分析流派中占有重要的席位,期待下次有机会就此释惑。

总而言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我得好好读读林老师推荐的这些书,仔细领悟精华,并将理论逐渐应用于实践中,方不枉老师一片心血,也不亏欠自己这一次在精神分析这门经典课程理解方面的质的飞跃!

素材|1879项目组

编|如意